愈來愈多人著重養生,甚至會食中藥來調理身體。其實中藥以外,中醫本身就有一套養生理論。根據《黃帝內經》中說記載「法於陰陽,和於術數,飲食有節,起居有常,不妄作勞。故能形與神俱,而盡終其天年,度百歲乃去」即是順應四時調養及鍛煉身體,日常養成有節制、有規律的生活習慣,人的壽命自然就超過百歲。
那麼,甚麼是有規律的生活習慣?中醫理論認為,一天十二個時辰,每個時辰都有不同的經脈「當值」,只要順應這個規律作息,就可以養生。
中醫十二時辰養生指南:
- 子時(11pm-1am):入睡
這是膽經最旺的時候,在這個時間進入睡眠,可以幫助肝膽排毒,恢復體能。 - 丑時(1am-3am):深度睡眠
這是肝經旺盛的時間,亦即肝臟修復、排除毒素的最佳時機,這個時候處於熟睡狀態有養肝及補氣血的功用。如果長期捱夜,到丑時仍未入睡,會較易患上肝病。 - 寅時(3am-5am):安睡
這個時候肺經最旺,假如有傷風、感冒之類的呼吸道疾病,這個時候最易「咳醒」。這個時段的睡眠質素得到保證,肺經可以好好工作的話,有助促進體內血液循環及增強補益肺氣。 - 卯時(5am-7am):排毒
這個時候由大腸經當值,適合起床排便,清走在體內積存了一晚的垃圾及毒素。如果一早起身未有便意,可以先空腹飲杯檸檬水,有助排毒。 - 辰時(7am-9am):吃早餐
這個時候氣血運行到胃經,有助消化及吸收營養。現代人因為趕時間或減肥節食等原因,經常忽略早餐的重要性,但早餐吃得好,可以供給一日所需。此外,避免早餐就吃生冷食物或凍飲,以免養成胃寒。 - 巳時(9am-11am):運動
一天之中的第一個「黃金時間」,處於活力十足的狀態。這個時候氣血運行到脾經,脾主運化,會將早餐所吸收到的營養傳送到身體各處。這個時候無論是工作或是運動都會特別有力。相反,如果脾不好,消化功能欠佳,就會特別疲倦無力。 - 午時(11am-1pm):小休
中醫有子午覺之說,即子時、午時都應該休息。正午時分是心經當值的時間,這個時候小睡十五至三十分鐘,可以有助養心,同是確保下午有足夠精神。 - 未時(1pm-3pm):午餐
中醫有過午不食的說法,因為未時是小腸吸收養分的時間,過了這個時間之後,腸胃消化能力會減弱。所以最好在未時前後或未時前就已經吃午餐,令小腸可以在精力最旺盛的時間去吸收營養再供應全身。 - 申時(3pm-5pm):工作、學習
一天中第二個「黃金時間」,這時小腸已經將營養傳送到身體各部分,身體正是活力滿滿的時間,適宜用功學習及工作。這時氣血運行到膀胱經,可以多飲水以幫助身體排走毒素。 - 酉時(5pm-7pm):晚餐
這個時間由腎經值班,可以繼續適量補水,同時做一些拉伸活動。這個時缺太陽已經下山,不宜過分勞累,應該慢下來或從事較輕量的工作。晚餐的份量亦不宜太多,口味亦應以清淡為主。 - 戌時(7pm-9pm):放鬆休息
這個時候人體由心包經當值,是血液循環旺盛的時間,加上剛剛晚飯過後,這時血壓會升高,應該在家中休息,不宜做劇烈運動或需要體力勞動的工作。 - 亥時(9pm-11pm):休息
三焦經值班,三焦包括上焦(心肺)、中焦(脾胃)和下焦(肝腎),這個時候是人體免疫系統休息的時間,也是女性內分泌系統最重要的時候。這個時候最忌過多憂思或愁緒,應該好好休息,或是聽歌、看書,以放鬆心情,準備休息。
(Visited 39 times, 1 visits today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