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般人對柏金遜的認知就是「老年病」、「手震」、「面無表情」,但除此以外,柏金遜症的成因、病症、預防及治療方法,你又了解嗎?4月11日是「世界柏金遜症日」,以下就為大家解構一下這個常見的腦神經疾病。
甚麼是柏金遜症?
柏金遜症是一種慢性腦部衰退的疾病,患者由於腦內「黑質」(Substantia nigra)神經元嚴重退化,影響運動協調及說話能力,繼而出現手震、容易跌倒、未能表達自己等病症。
香港現時平均每800人,就有1人患上柏金遜症,大部分患者於50歲後發病,亦有小部分是於40歲前發病。
患上柏金遜症的成因未明,一般相信與遺傳有關,環境慢性中毒、腫瘤、腦炎、中風和腦部創傷等,都有機會增加患上柏金遜症的機會。
雖然柏金遜症屬於不可逆轉的疾病,但愈早發現,對延緩病情愈有幫助。
柏金遜症常見病徵:
- 手腳、雙腿、下巴及頭部出現規律的顫抖
- 肌肉及關節繃緊(動作遲緩)
- 面部肌肉失調(無表情、影響說話)
- 容易失去平衡
- 無法直立
- 容易頭暈
- 聲音變得柔弱
- 字體變細
如何治療及延緩柏金遜症病情:
現時有不少藥物可以幫助延緩柏金遜症病情,例如左旋多巴、多巴胺激動劑等,都被認為有效幫助柏金遜症病人。雖然藥物有機會產生副作用,但延遲用藥只會令病情惡化得更快。
如何預防柏金遜症?
由於病因未明,現時醫學界對於如何預防柏金遜症並未有確實答案。不過,避免腦部受損、不要長期置身於有毒環境,可以減少因為外在原因影響而患上柏金遜症的機會。此外,想減少患上柏金遜症機會,亦可以由以下兩方面入手。
1.飲食
不同研究顯示地中海飲食、茶、咖啡等,都有助身體分泌更多多巴胺及維護腦部健康,繼而減少患上柏金遜症的機會。
2.運動
定期運動可以令身體產出更多多巴胺,同時訓練手腳協調及靈活,減慢肢體老化及肌肉流失。
(Visited 98 times, 1 visits today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