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我檢查自律神經失調
健康資訊 熱門 精選

周身唔舒服但檢查又無事?你是否「自律神經失調」?

不時感到頭暈、頭痛、心悸、呼吸困難,可是做了幾次身體檢查都發現沒有器質性問題,完全找不到病因?很有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作祟。自律神經遍佈全身,一旦失調,全身上下都會出毛病。最令人困擾的地方是,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其實是自律神經失調,延誤了病情。

一直檢查卻找不到病因,有機會是自律神經失調

甚麼是自律神經?

每個人體內都有一套自律神經系統,不能被我們用意識控制,但它卻能控制我們的血液循環、呼吸、流汗、消化功能、免疫系統、新陳代謝,內分泌等等,可以說是「指揮官」般的存在。自律神經系統主要分為兩大類:

1.交感神經系統
主要負責控制與興奮、刺激相關的事項,幫助身體應付緊張、恐懼、壓力等情況,會令人心跳加快、血管收縮、血壓上升、分泌腎上腺素、腸胃蠕動減慢等等。想像小時候參加運動會,在起跑線前等開跑的一下,緊張得自己都聽到自己心跳聲時,就是交感神經系統在主導。

2.副交感神經系統
與交感神經相反,副交感神經系統主要負責身體休息的部分,會令人心跳減慢、血壓下降、氣管收縮、腸胃活躍等等。

於正常情況下,交感神經系統與副交感神經系統相互制衡(你也可以想像成是輪流工作),令身體維持正常運作,該休息時休息,激動時激動。但假如其中一個系統長期處於主導位置,即是自律神經失調,就會導致身體各種不適。

身體檢查
自律神經失調症狀分散,而且難以單靠身體檢查找出病因

自律神經失調會怎樣?

假如交感神經長期處於主導位置,會令人容易出現心悸、血壓過高等問題。想像一下身體長期在作戰狀態,即使到了睡覺時間,但仍然像是在運動會準備起跑前一刻一樣。

而副交感神經長期處於主導的話,則會令人長期感到疲勞、頭暈等。可以想像成身體長期在「退休狀態」,即使在起跑線前,還是一副準備要睡覺的狀態。

此外,由於自律神經貫穿全身,每個人受到自律神經影響都不同,但大部自律神經失調會出現以下症狀:

怕冷怕熱、容易作嘔、喉嚨有壓迫感、失眠、全身痠痛、胸口有壓迫感、便秘或肚瀉、焦慮、易怒、情緒起伏大、血壓不穩、體溫忽高忽低、眼乾及視力模糊等等。

患者有機會出現眼乾及視力模糊或
患者有機會出現眼乾及視力模糊

自律神經失調有得醫嗎?

嚴格來說自律神經失調不是一個正式的疾病名稱,而是一系列症狀的統稱。雖然如此,但置之不理,上面提到的不適情況只會一直持續。所以如果有懷疑自己是自律神經失調的話,建議盡早尋求醫生意見。由於自律神經失調症狀非常「飄忽」,不少人都是於醫院各專科「遊幾輪」後,發現不是器官出現問題,才意識到有機會是自律神經失調。好消息是,當你意識到自己有機會是這個問題時,距離「脫苦海」已經近了一大步。

自律神經失調可以預防嗎?

如果你本身性格較易緊張、自我要求較高、長期備受期待、壓力過大的話,較易出現自律神經失調。此外,糖尿病患者、更年期女性,都有較大機會觸發自律神經失調。要預防或緩解自律神經失調的話,可以參考以下幾個方法。

1.戒煙戒咖啡:煙及咖啡都會刺激交感神經運作。
2.多做減壓運動:例如腹式呼吸、冥想或瑜珈等可以平靜心情的運動。
3.吃舒壓食物:例如牛奶、堅果、香蕉、燕麥等。

(Visited 419 times, 1 visits today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