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理健康

健康資訊 熱門

你害怕拜有「新年焦慮」嗎?害怕拜年可以怎樣做?

明明放假可以好好休息,但因為「拜年」而變得馬不停蹄。明明工作薪水、感情狀況是個人私隱,但因為「拜年」而變成被公開討論的話題。明明大家核心價值觀不同,互相尊重就可以,但因為「拜年」而被長輩訓話。以上種種,都是新一年代年輕人「害怕拜年」的原因,部分人士,或是本身有焦慮症、社交焦慮症患者,更因此感到十分吃力,甚至恐慌發作。...

更多
健康資訊 熱門

你是高敏感人士嗎? 一文了解成因、挑戰、優勢

食物敏感,我們會避開特定食物。皮膚敏感,我們可能會塗藥膏。那「感官敏感」,我們可以做甚麼,需要做甚麼嗎?留意一下,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一個人:經常叫餓、情緒大起大跌、怕嘈怕污糟等等。如果有的話,或許他(還是你本人?)就是「高敏感人士」! 甚麼是「高敏感人士」? 「高敏感人士」(High Sensitive...

更多
健康資訊 熱門

怎樣才算自愛?4招教你真正愛自己

「愛自己」、「善待自己」、「對自己好一點」,是近年不少人掛在嘴邊的說話,亦是心理精神健康重要的一環。可是怎樣才算是愛自己?每天跟自己說十次「我愛你」算嗎?天天大魚大肉,不喜歡上班就「射波」,算是愛自己嗎?真正想要「自愛」應該怎樣做? 怎樣才算是自愛?...

更多
健康資訊 熱門

開朗的人也會孤獨 你是外向孤獨者嗎?

社交媒體多了,不代表社交多了;每人都擁有電話了,但通話次數可能比一家人只有一個電話的時候少。科技愈是發達,人愈是容易感到失落、空虛、孤獨。特別是疫情之下,人與人要保持距離。美國外科醫生Dr. Vivek H...

更多
健康資訊 熱門 醫健新聞

心碎而死真有其事 研究指4成男性於喪偶後3年內離世

人生最難面對的一件事,就是老伴比自己先行離去。相處了幾十年,共同創造過許多回憶,其中一方突然走了,另一半自然是非常難過,甚至會「心碎而死」。蘇格蘭聖安德魯大學研究過58000對夫婦,發現40%男性及26%女性,在喪偶後3年內離世。這種情況,又被稱為鳏寡效應(Widowhood effect)。...

更多
健康資訊 熱門

日日唔想返工 即測你是否「職場抑鬱」

有沒有覺得每星期最開心是星期五晚,最難過而又不想面對的是星期日晚/星期一早上?冗長的會議、同事之間的競爭、有增無減的工作待辦事項,令人未入到辦公室,已經感受到壓迫感,甚至出現「職場抑鬱」。 甚麼是「職場抑鬱」?...

更多
健康資訊 熱門

不想出門 是內和還是社交恐懼症?

害怕跟人說話,是內向還是社交恐懼?喜歡留在家中,害怕外出,是宅還是社交恐懼?疫情下由於社交隔離,不少人由一開始的不習慣,到享受獨自在家,繼而習慣了與人保持距離。到最後發現,自己好像不太懂與人交流,甚至有點害怕除下口罩見人。不少人開始懷疑,自己是不是得了社交恐懼症?還是只是變得害羞了? 「其實自己一個更開心」,是內向還是社交恐懼?...

更多
健康資訊 熱門 運動塑身

壓力太大可致肥 6大症狀你有幾多項?

食得多運動少,人胖起來,正常不過。可是有些人工作忙碌,忙到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,而且需要經常走動,還是會胖起來,未免會令人慨嘆一句:「難道真的呼吸都會肥?」當然,呼吸不會令你長胖,但沒有好好「呼吸」放鬆自己的話,則有可能會因為壓力過大而致肥。 是會呼吸都肥,還是壓力肥? 壓力,明明是一種心理精神狀況,為甚麼會令人長胖?這可得從三方面去說。...

更多
健康資訊 熱門

經常生氣到爆炸 你知道身體付出多大代價嗎?

「氣死我了!」、「氣炸了!」回想一下自己生氣時,身體有甚麼反應?血氣上沖、頭昏腦脹、心跳加快?這一系列的反應,其實對身體各器官都有不同壞影響。研究顯示,長期處於發怒情緒,有機會誘發心臟病、損害免疫系統等等。而傳統中國醫學中亦有「百病生於氣也。怒則氣上,損其身」(出自《黃帝內經》)的說法。 到底身體如何受到「生氣」這個情緒影響? 1...

更多
健康資訊 熱門 精選

周身唔舒服但檢查又無事?你是否「自律神經失調」?

不時感到頭暈、頭痛、心悸、呼吸困難,可是做了幾次身體檢查都發現沒有器質性問題,完全找不到病因?很有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作祟。自律神經遍佈全身,一旦失調,全身上下都會出毛病。最令人困擾的地方是,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其實是自律神經失調,延誤了病情。 甚麼是自律神經?...

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