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齒是身上最堅固的器官,保養得宜可以用上一輩子。不過更多的時候,忘了從何時開始,碰到冷、熱、酸、甜的食物,牙齒都出現不適感。你以為只是蛀牙或是牙周病,牙齒敏感?其實有可能是牙齒有裂痕,置之不理的話,更有機會需要跟牙齒「說再見」。要預防牙齒「裂開」,應該要怎樣做?不幸發現已經有裂痕的話,又可以怎樣處理?
為甚麼會出現牙裂?最常見是一些外在突發原因,例如車禍、頭部受到重擊、碰撞等等,都有機會因為衝力而令牙齒裂開。但有時候一些生活習慣,例如:咬冰塊,用口咬開蟹殼、太大力咬食物、咬到硬物及骨頭,甚至磨牙、經常咬牙切齒等等,都有機會令牙齒出現裂縫。
你可能會說,都照過鏡子了,牙齒哪有甚麼裂開的。可是,初期的牙裂,未必是肉眼可見,而是需要到牙醫處使用儀器診斷。根據不同的病情及狀況,牙齒裂縫可以分為幾個階段:
第一個階段,牙齒表面牙釉質出現細痕患者可能不會有任何不適,只是剛好舌頭滑過去時,會跟其他牙齒有不同的感覺。這個時候牙髓仍然未受到破壞,只要用臨時牙套套住裂齒,定期覆診,看看裂縫情況有否改善就可以。
第二個階段,是牙髓可能已經出現不可逆轉的壞死狀況,需要「杜牙根」(根管治療)。完成杜牙根後,同樣需要使用牙套套住牙齒,避免再受損傷。
第三個階段,牙齒的裂痕有機會已經伸延到牙齒的底部,甚至將牙齒一開為二。如果已經到了這個情況,基本上就只剩下拔走牙齒的選項。
所以,定期做牙齒檢查,特別是如果肉眼都已經看到裂縫,就更需要處理。因為牙齒出現裂縫,不是多刷幾次牙就可以解決的事。而且你眼看到的,跟它在內部延伸、「發展」的情況,截然不同。不想去到最後階段才後悔的話,就應盡快求醫。
(Visited 168 times, 1 visits today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