處暑,是秋季第二個節氣,今年(2022年)處暑就在8月23日。有人可能會問,不是早陣子就立秋了嗎,為甚麼突然又「處暑」了?「處」於古時有「退」、「止」的意思,「處暑」即是暑氣到此為止,嚴熱的天氣終於結束了。既然暑氣已走,無論是起居還是飲食養生,都有需要注意的地方。以下就為大家介紹幾個處暑需要注意的養生技巧。
處暑養生四大要點
1.春捂秋凍
古人認為「春捂秋凍、不生雜病」。「春捂」是指春天時,不要天氣稍為回暖,就把身上的大衣脫走,應該適當地「捂一捂」,避免著涼。「秋凍」則相反,意指不要氣溫稍降就立即把大衣穿上身,令身體本身的防寒能力下降,於是到了真正大寒低溫時,一受到冷空氣襲擊,就立馬「戰敗」。
不過,不是所有人都適合「秋凍」,老人、心臟病患者、慢性疾病患者等,都不適宜。假如氣溫驟然急降,又或是真的太寒冷,不要為了「秋凍」而硬撐,因為「秋凍」最重要的概念是,慢慢地隨溫度加穿衣服,讓身體有機會去適應,訓練身體抵抗能力,不是盲目「秋凍」。
2.預防秋燥
秋高氣爽絕對是令人心情愉快的季節,可是有沒有發覺自己乾咳的次數變多了?有時甚至會流鼻血,又或是皮膚變得乾巴巴了?這些全都是「秋燥」症狀。中醫認為,秋燥易傷肺,而肺又連繫到口、鼻等各器官。老人、睡眠不足、經常通宵不眠人士,更易被「秋燥」找上門。
要預防「秋燥」,可以進食百合、玉竹、沙參、石斛、荸薺、枸杞等滋陰潤肺的食物。此外,一些黏感較重的食物,例如海帶、山藥等,同樣可以有潤肺效果。
3.少吃辣、多吃酸、多補水
辛辣食物會令體內熱氣散走,令寒氣容易入身,容易著涼不適,所以處暑過後,不宜多吃辛辣食物。相反,味酸食物例如葡萄、石榴等,有保肝護肺之效,適合秋天吃。此外,秋天天氣乾燥,需要定期為自己補水,但切忌一次過大量飲水,應每次一小口適量地飲,才能真正補水,而不是「「快入快出」。
4.放鬆心情
處暑三候爲:「一候鷹乃祭鳥;二候天地始肅;三候禾乃登。」鷹乃祭鳥,意即老鷹大量捕獵,並且將獵物鋪在地上猶於祭祀一樣。天地始肅,即天地萬物開始凋零,充滿肅殺之氣,古時亦有順應天地肅殺之氣而「秋決」之說。禾乃登即農作物開始秋收。
由此可見,處暑後是一個嚴肅,容易情緒起伏,容易感到悲傷的節氣。處暑要養生的話,就要著重收斂神氣,保持心境平和不同外界影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