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我條命就係要由後尾追上來!」,一套《媽媽的神奇小子》,將殘奧金牌得主蘇樺偉的故事改編搬上大銀幕。蘇樺偉出生時,因為黃疸令腦部受損,引致全身痙攣、弱聽及腦痲痺,猶幸他及家人都沒有放棄,成就了其「神奇之旅」。
兒科醫生莫子慈指,其實初生嬰兒,特別是亞洲人,超過五成都會出現黃疸,但一般只是生理性黃疸。所謂生理性黃疸,是由於初生嬰兒新陳代謝較快,紅血球比較多,但肝功能未完全成熟,來不及分解人體代謝紅血球時產生的膽紅素所致。膽紅素 是一種橙黃色的色素,當體內囤積過多時,會令嬰兒皮膚,甚至眼白呈現黃色。
黃疸如果過高可以透過「照燈」解決,利用光線使膽紅素變得更水溶性,更易排出體外。注意如果嬰兒食用母乳的話,黃疸情況可能需要四星期或以上時間才會消退,比一般食用奶粉的嬰兒需時長一點,家長不用太擔心。
生理性黃疸一般會在嬰兒出生後2-4日左右出現,如果出生後24小時內已經出現黃疸,有機會是病理性黃疸。莫醫生指,病理性黃疸成因很多,可以是嬰兒受到病毒、細菌感染,溶血或肝臟問題等等,需要立即處理。因為膽紅素過多對腦細胞有害,大量進入腦部,有機會導致肌肉不受控、聽覺受損,全身痙攣等後遺症。
莫醫生建議,家長如果留意到嬰兒有以下徵狀,應該盡快帶嬰兒檢查:
1. 膚色愈來愈黃
2. 不願飲奶
3. 莫明嚎哭、尖叫
4. 精神呆滯
5. 抽筋
(Visited 13 times, 1 visits today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