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府專家顧問、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,早前於一個線上講座建議政府,可以考慮於大髀接種新冠疫苗,以減低疫苗進入血管風險。到底點解大部分疫苗都係打手臂?有時又會「打Pat Pat」?打唔同位置有咩影響?
要解答上面的問題,首先要了解,藥物或疫苗最常用的注射方式有六種:動脈注射(Intra-arterial)、脊椎腔內注射(Intrathecal)、腹腔注射(Intraperitoneal)、靜脈注射(Intravenous)、皮下注射(Subcutaneous)及 肌肉注射(Intramuscular)。
動脈注射:
主要用在化療及緊急輸血上。
脊椎腔內注射:
主要用在腰椎麻醉。
腹腔注射:
主要用在動物實驗。
靜脈注射:
抽血、吊鹽水及健康檢查時都會用到,是最常用的注射方法之一,主要打在血管周圍的靜脈,以達到藥物快速地通往全身的效果。
皮下注射:
將藥物或疫苗注射到皮下脂肪組纖,大部分打在手臂、腹部、大腿或臀部。由於皮下脂肪組纖幾乎沒有血管,藥物流到全身的速度比較慢。
肌肉注射:
大部分疫苗都採取肌肉注射。肌肉組織中的血管比皮下脂肪多,能夠讓疫苗以較快速度流到全身。而且肌肉彈性較大,可以接受較大劑量的注射,而不會有太大的痛感。目前香港施打的科興及復必泰,都是採用肌肉注射。
那既然大部分疫苗都是肌肉注射,為何有時打手臂,有時打Pat Pat?
首先,手臂上的三角肌跟腋下的淋巴結接近。淋巴結內含很多免疫細胞,能夠辨識疫苗裏的抗原,啟動免疫反應、製造抗體。簡單來說,就是令到免疫反應可以盡早出現。
第二,如果你有印象的話,小時候打針一般都是「打Pat Pat」或早「打大髀」的,長大後才變為打手臂,這其實跟肌肉量有關。3歲以下的小童,身體未完全發育,手臂肌肉量不多,因為大部分疫苗會打在較為多肉的大髀或屁股。而且…幻想一下現在打新冠疫苗,如果是打屁股的話,應該整個場館都是尷尬又不方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