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無發現自己近來經常跌倒,即使在平地上走路,速度也比從前慢,甚至有點「力不從心」?當我們步入30歲之後,身體肌肉會因為老化而逐漸流失,當中以大腿的肌肉力量流失得最快,如果沒有定期運動,減慢流失速度,就有機會慢慢變成「肌少症」。到底怎樣判斷自己有沒有「肌少症」?如果真的有「肌少症」,又代表身體可能出現甚麼毛病?
「肌少症」的特徵:
1.體重下降
如果沒有特別減肥,體型沒有大改變,但體重突然下降,例如半年內下降超過5%,就要留意了。因為肌肉是身體比較重的組成部分,肌肉流失的話,表面上看不出重大改變,但會在體重上反映出來。
2.步速變慢
正常成年人的步速大約是1小時可以行到4公里-5公里,如果有「肌少症」的話,由於大腿肌肉力量下降,一小時大約只能走到3公里甚至以下。
3.起身有困難
當我們由坐着的姿勢站起來時,需要用到大腿肌肉,「肌少症」患者由於肌肉量下跌,大腿難以負荷整個人的體重,連站起來可能都需要人幫忙,或是要扶住欄杆。
4.容易跌低
如果1年內無故跌倒兩次或以上,就要考慮「肌少症」可能已經到了比較嚴重的地方。重點是要注意每次跌倒後,可能需要卧床休息,或是有一段時間未能做運動,會令肌肉進一步流失。
甚麼人比較容易有「肌少症」?
1.缺少蛋白質
蛋白質是組成肌肉重要的部分,如果蛋白質攝取不足,肌肉更易流失。老人或極端減肥人士,容易出現這種情況。
2.過重人士
當身體囤積過多脂肪時,胰島素抗性增加,會令身體更傾向分解蛋白質,增加肌少症風險。
3.運動量不足
經常運動可以幫助肌肉生長及維持,反之的話,肌肉會開始萎縮及流失。
想避免有「肌少症」,最簡單的做法就是要保持飲食均衡,特別著重蛋白質攝取,同時保持適量運動。
(Visited 64 times, 1 visits today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