歷史上的大瘟疫
醫健新聞

歷史上的大瘟疫

新冠肺炎疫情不斷,繼Delta變種病毒之後,最近又出現Mu變種病毒。疫情遲遲未完結,不少人的生活方式受到改變,在家工作、出門戴口罩,未能出國旅遊等等。歷史上,每一次大瘟疫,除了奪走無數人的性命,也改變了不少人的生活軌跡。

1. 推進歐洲發展的瘟疫-黑死病(1347-1352)
黑死病被視為人類史上最恐怖的瘟疫,橫掃整個歐洲,估計有7500萬至2億人因此而喪命,佔當時歐洲總人口30%-60%。雖然「殺生」無數,但不少人認為,黑死病推進了歐洲文明發展。因為大量勞動人口死於黑死病,人力變成稀有資源,大地主不再是「話曬事」,動搖了當時的佃農封建制度。部分商人開始選擇用工具代替人力,促進了不少技術發展。

2. 助歐洲人征服美洲的瘟疫-天花(1520年)
借助Edward Jenner發明的天花疫苗,天花是人類史上,首個被完全撲滅的傳染病。天花傳染力極高,於疫苗出現之前,患者死亡率達到30%,專家估計在20世紀,天花奪去了3億條人命,不少人甚至因此失去整個國家。

1520年,西班牙人入侵美洲大陸,帶上戰場的除了槍炮,還有傳染病-天花。美洲原住民對天花可以說是不堪一擊,原住民天花患者死亡率達到80%至90%。這麼一來,基本上仗都不用打,已經差不多滅絕了。

3. 改變香港衛生系統的瘟疫-鼠疫(1894年)
來一個跟大家關係比較密切的-香港鼠疫。如果你有去過港島的醫學博物館,應該會對這段歷史略知一二。當時香港太平山區一帶,為華人聚居地,居住環境非常惡劣,房間內一塊木板之隔,上面人在睡,下面豬在睡的情況絕不罕見。

沒有污水處理系統,亦沒有乾淨自來水供應。有些人因為不信任由英國人管治的政府,即使家中死了人,亦不通報,將屍體繼續放在家了事,亦加速了瘟疫爆發。

直到後來,港府宣布「洗太平地」,重整城市規劃,做好水利、污水建設,情況才得以改善。而當時疫情嚴重的建築物等,全部被清拆,成為了今日的 卜公花園。

鼠疫對香港衛生政策最大的影響,是從根本上改變了政府在社會環境衞生上管理的角色。1903年,政府頒布《醫務衞生及建築條例》,強制性推行城市清潔、屋宇改造和防鼠患等計劃,令香港環境衞生大有改善。醫療方面,原本華人生病依靠東華三院提供中醫治療,後來政府發展向華人提供西醫治療,亦開展衞生教育,大大提升了香港醫療水平。

(Visited 27 times, 1 visits today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