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冠後遺症
醫健新聞

《新冠疫情》COVID-19康復後隨時變長期病

美國醫學研究機構FAIR Health 在6月時,公布現時為止規模最大的「COVID-19後遺症」研究報告,研究追蹤200萬名新冠肺炎患者,發現23%的病患,有後續醫療問題,即是在染疫30日後或更長的時間,出現新的症狀需要求醫,這些症狀被稱為長期症狀(Long Covid)。

其中重症患者有近半出現Long Covid,輕症患者及無症狀患者則分別有27%及19%出現Long Covid。最常見的Long Covid症狀是與神經及肌肉相關的疼痛(超過5%),其次是呼吸困難(3.5%)、疲累及記憶力變差(3%),美國聖路易斯醫療保健系統研發服務總監Ziyad Al-Aly指出,Long Covid有紊亂人體代謝機制的特性。

為何病毒走了,仍然會有「新症狀」?德國馬克斯普朗物理與醫藥中心6月發表在《Biophysical Journal》的研究指,可能與新冠病毒對紅血球的損害有關。科學家在這項有55人參與的小型研究發現,感染過新冠肺炎的患者,即使痊癒,紅血球大小及形狀硬度,都與未受感染者存在顯著差異,血液變得更易凝結,更難帶氧供給全身所需。於免疫系統擔當關鍵角色的白血球,亦出現了變化,令人變得更虛弱,研究人員指這或許是Long Covid出現的原因。

不過現時大眾無論是對Covid-19本身或是其所帶來的後遺症,都未有完全透徹的了解,醫學家與科學家仍然需要更多時間,去驗證各種理論及推論,希望能夠找出根治病毒的方法。

(Visited 8 times, 1 visits today)